首页 > 创业 > 正文

Exness: 石油供给端博弈加剧

2025-10-30 15:18:56来源:网易订阅

过去一周,原油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波动,价格走势犹如过山车,清晰地反映出市场情绪在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投机性反应与对基本面数据的冷静评估之间快速切换。

这一周的行情始于一场由地缘政治引发的急剧上涨,最终由美国本土的宏观经济与供需数据主导了方向。

本轮行情的起点是10月23日。当天,市场传出美国将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生产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公司(Lukoil)实施新制裁的消息,引发了市场对全球原油供应可能中断的担忧。这一价格跳涨,本质上是市场为潜在的供应风险紧急注入的地缘政治溢价,投资者担心俄罗斯对印度和中国等主要客户的原油出口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然而,这种由恐慌情绪驱动的溢价未能持久。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10月24日至28日),油价开始稳步回落。价格的侵蚀反映了市场对制裁实际影响的重新评估。交易员们开始认为,制裁不太可能立即引发严重的全球供应短缺。

国际能源署(IEA)负责人也表示,全球充裕的闲置产能将限制制裁对出口国的影响,这一观点进一步削弱了市场的看涨情绪。与此同时,市场注意力转向即将召开的OPEC+会议,普遍预期该组织将再次宣布增产,这表明主要产油国更专注于扩大供应而非捍卫价格,加剧了市场的看跌情绪。

EIA库存数据冲击: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周度报告显示,截至10月24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意外大幅减少690万桶。这一降幅与分析师此前预测的仅减少20万至40万桶形成了巨大反差,令市场大感意外。

美联储宽松政策:同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降息0.25个百分点,这是自9月以来的第二次降息。此举旨在支持正在降温的美国劳动力市场,被市场解读为一项支撑经济和石油需求的积极措施。

回顾这一周,市场正陷入投机性地缘政治头条与具体基本面数据之间的拉锯战。制裁溢价的迅速消退尤其值得关注。最初的价格飙升是对供应威胁的本能反应,但市场很快就透过新闻标题,重新审视了全球供需的宏观背景。IEA等权威机构一直强调,全球市场处于供应过剩状态。这种潜在的供过于求的基本面认知,为任何看涨因素的持续发酵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因此,当市场的焦点转移到OPEC+可能增加更多供应时,制裁溢价便迅速蒸发。这表明,在当前环境下,市场对 已确认的供应中断更为敏感,而非仅仅是潜在威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对EIA库存报告的强烈反应,这标志着市场焦点的关键转移:来自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可验证库存数据,其权重已超过地缘政治姿态。

供给端博弈:OPEC+增产与美国库存骤降的对决

一方面,美国最新的库存数据发出了强烈的短期看涨信号;另一方面,OPEC+持续的增产策略和非OPEC国家产量的激增,则构成了中期看跌的巨大压力。

看涨论据:美国库存的惊人下降

EIA于10月29日发布的报告无疑是近期市场最强的看涨催化剂。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了686万桶,汽油库存减少了590万桶,而馏分油库存也减少了340万桶。这些数字的惊人之处在于其与市场预期的巨大偏差。如下表所示,原油库存的实际降幅是分析师共识预测的17倍以上,这直接挑战了市场上关于供应过剩的普遍看法,甚至引发了分析师“过剩在哪里?”的质疑。

看跌论据:全球供应的持续洪流

与美国短期紧张的局面相反,全球中期供应前景依然宽松。

OPEC+的增产策略:市场正密切关注将于11月2日举行的OPEC+部长级会议。根据广泛报道,该联盟大概率将批准在12月继续执行与11月相同的增产计划,即每日增加13.7万桶的产量。这一策略的核心目标是从美国等竞争对手手中夺回全球市场份额,即便这意味着要牺牲部分价格上涨空间。

非OPEC+的强劲增长:OPEC+的策略是对联盟外产量激增的直接回应。IEA预测,由美国、加拿大、巴西、圭亚那和阿根廷组成的“美洲五重奏”将主导非OPEC+的供应增长,预计2025年增产160万桶/日,2026年再增产120万桶/日。目前,美国的原油产量已达到创纪录的1360万桶/日。

综合来看,IEA和EIA等主要预测机构均预计,全球石油市场将在2025年和2026年出现显著的供应过剩。

OPEC+的增产决定并非纯粹的经济考量,而是一场地缘政治的精妙平衡。美国作为沙特阿拉伯的战略伙伴,希望油价走低以抑制通胀。而俄罗斯作为OPEC+的重要盟友,在西方制裁下面临财政压力,迫切需要更高的油价来支持其预算。沙特阿拉伯正处于两者之间。每日13.7万桶的增产幅度,小到不足以打压油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俄罗斯;同时,它又向美国发出了继续增加供应的信号,并服务于自身抢占市场份额的目标。

大型油企计划增产,令全球供应进一步过剩。

尽管油价疲软且OPEC等盟友供应增加,全球最大石油企业仍计划加快增产步伐。美孚、雪佛龙、壳牌、BP、道达尔等龙头预计今年及2026年将继续提升产量,以把握明年下半年预期的油价回升机会。

上述企业通过裁员、减少低碳投资和缩减股票回购,将资金更多投入油气主业,因油气收入占据绝大部分盈利且回报优于低碳项目。

美国经济减速或撼动油价根基

过去一段时间,强劲的美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球其他地区的疲软。然而,当前形势表明,负面经济趋势可能正在“重新耦合”。而美国经济在看似强劲的第三季度后,正面临政府停摆的内部阻力和对未来经济放缓的担忧。如果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减速,那么支撑油价上涨的需求基础将受到严重动摇,IEA预测的2025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仅温和增长约70万桶/日的观点也将变得更加可信。

OPEC+会议声明 (11月2日):市场已基本消化了每日增产13.7万桶的预期。更为关键的是会议声明的措辞和前瞻指引。如果声明重申“保留暂停或逆转调整的充分灵活性”,将被视为对市场的支撑;反之,若声明只强调市场份额而忽略灵活性,则可能被解读为利空 。

美国政府停摆进展:任何关于停摆结束的消息都将是重大的市场驱动因素。停摆的结束将意味着积压的GDP、就业和通胀等关键数据将集中发布,届时市场将迎来剧烈波动,并根据数据重新评估美国经济健康状况和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

综合来看,当前原油市场正处于短期利好与中期利空相互制衡。一方面,美国实体市场的紧张状况(如库存骤降)和美联储的宽松政策,为油价在每桶60美元的心理关口附近提供了坚实支撑。另一方面,全球供应过剩的预期、OPEC+的增产策略以及脆弱的需求前景,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空间。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